NEWS dynamics
——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1月11-15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陆续召开新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发布了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养老成为各省政府重点关注的焦点,民生智库民政老龄研究中心对31份省级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系统梳理,以期为有关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老龄化程度、养老服务设施、智慧养老、养老金
背景、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当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贯穿我国21世纪的基本国情,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大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各地方政府共同关注的民生议题。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18.70%。
老龄化率前三位的省市是:辽宁省(25.72%)、上海市(23.38%)、黑龙江省(23.22%);吉林省以23.06%紧随其后。
三个直辖市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北京市为19.63%、天津市21.66%、重庆市21.87%。
另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共2.8亿人,占比19.8%,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剧。
一、“养老”成为2023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高频词
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
省均提及10次。2023年,“养老”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共计出现311次,平均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现10次。“养老”已成为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的高频词,凸显了养老领域民生工作的重要性。如何发展养老服务、不断释放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动能,是当前各地稳妥推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2023年各省市自治区中,新疆对养老工作关注度最高,提及20次;
提及超过10次的包括:福建(18次)、宁夏(17次)、内蒙古(16次)、山西(14次)、吉林(14次)、上海(14次)、广东(14次)、四川(12次)、天津(11次)、江西(11次)、河南(11次)、重庆(10次)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此外,河北、辽宁、安徽、山东、湖南、青海等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为9次。
二、2023年各地养老工作的施政要点
2023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养老工作重点涵盖了14个主要领域:“发展银发经济(促进养老服务领域消费)”、“养老服务设施”、“适老化改造(无障碍)”、“长期护理保险试点”、“高质量养老服务供给”、“发展/试行个人养老金制度”、“基本养老服务”、“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品牌化发展”、“医养康养相结合”、“智慧养老/数字化服务”、“整治养老诈骗”、“养老相关补贴”、“人才队伍”等。
银发经济成为各地养老服务发展热点。发展银发经济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养老重点工作任务中出现了34次。
传统的设施建设、适老化改造(无障碍)仍为重点工作。其中,养老服务设施提及19次,适老化改造(无障碍)提及13次。两项工作提及率仅次于银发经济。
基本养老服务及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仍是工作主要发力点。其中,高质量养老服务供给(11次),基本养老服务(9次),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8次)。
此外,长期护理保险试点(11次)和发展/试行个人养老金制度(10次),也成为多省2023年养老重点领域。
三、重点工作分析
一是将持续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的发展不仅关系到老年人的福利,也关系到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天津、内蒙古、吉林、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甘肃、青海、宁夏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提出了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工作任务,包括养老院、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各类养老设施、养老床位的建设与完善,以及对室内外建筑物、公共场所等进行适老化改造和升级。
二是将持续加大智慧养老推广应用。科技支撑下的智慧养老是养老工作进一步提升的重要探索,也是数字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面。
2023年,上海、浙江、福建、新疆等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持续加大科技适老的政策供给,着重提出了发展智慧养老服务,以科技、智能、互联网等技术为载体进行升级,并覆盖多个场景,着力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通过数字适老化及信息无障碍服务持续推进,不断缩小老年人的“数字鸿沟”。
三是将持续拓展个人养老金制度创新。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是填补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制度空白的重要举措。
自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以来,该制度已在包括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等36个先行城市和地区试行半年。该制度税率更低、选择更多,为参加者提供完整的记录和服务,更直观地体现个人权益,方便个人操作,受到试点地区居民的青睐。
2023年,北京、山西、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海南、云南、陕西、宁夏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将推出或试行个人养老金制度,以提高老年人的养老支付能力,满足不同需求的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四是将持续紧跟党和国家的重点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等重磅文件,都对银发经济、长期护理保险、基本养老服务等作出了新的明确要求,2023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都对这些方面作出了积极响应。
四、结语
2023年31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养老”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项施政任务,反映出养老问题始终受到了各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凸显了养老领域民生工作的重要性。传统工作的持续跟进与新的任务高频词的出现,也显示出多地政府正在直面人口老龄化问题并不断创新探索解决之道。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社会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市场、家庭和个人等四方主体,需要“四轮”协同驱动。作为紧跟国家民生和民政领域改革与发展研究与实践的社会力量,民生智库民政老龄研究中心秉承专心服务养老、专业深耕养老的理念与我国养老同行,将继续为各地破解养老服务领域重点难点问题、助推为老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