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dynamics
——
近年来,体育锻炼已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对体育资源的需求程度不断提高,健身场地设施供给总量仍有不足,在部分地区依然存在运动场地“一位难求”的困境。解决“健身去哪儿”问题,不仅是老百姓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十四五”全民健身工作的重点任务。在提出的众多解决策略中,提高现有场地设施利用率,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水平是当前解决场地设施供给不足的一大举措。
为提升公共健身设施供给和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水平,2022年国家体育总局印发了《公共体育场馆基本公共服务规范》(以下简称《服务规范》)、《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资金管理办法》),对免费低收费场馆的优惠服务、安全保障措施补贴范围、资金补贴标准等提出了一系列细化、量化要求。
一、免费低收费开放要求更明确,低收费价格一般不高于当地市场价格的70%
与2021年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要求相比,2022年《服务规范》对场馆提出的免费、低收费开放服务规范更为明确,量化要求更加细致。具体来看,《服务规范》明确要求“将场馆开放收费报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批准,低收费价格一般不高于当地市场价格的70%”。可以看到,《服务规范》在场馆收费标准方面,对于低收费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在监督和管理方面更具操作性。
二、更加强调安全保障,从场馆安全设施及赛事活动现场救护等方面做了明确要求
与2021年仅对场馆防疫安全有要求相比,2022年《服务规范》对公共体育场馆的安全保障问题高度重视。《服务规范》明确要求“场馆消防、安保、应急设施和疏散系统等配置合理完备、维护完好,举办赛事活动期间应有专业医疗机构人员现场保障救护,落实卫生和防疫措施等”。公共体育场馆作为群众健身的重要场所,需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严格制定安全管理要求,助力风险防范,保障健身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补贴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增覆盖各地符合标准的全民健身中心
与2021年主要依据座位数补贴大型体育场馆相比,2022年《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扩大了场馆补贴范围。具体来看,2022年资金补贴范围为:“各地体育行政部门所属的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达到《公共体育场馆基本公共服务规范》要求的县级及以上公共体育场馆和全民健身中心,其中,全民健身中心要达到体育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以上且室内健身场地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可以看到,由于全民健身中心多是位于县(市、区)、乡镇(街道)的运动场所,位置更贴近群众,更能满足普通群众就近健身锻炼的需求。
四、资金补贴标准从主要看座位数量,向考量场馆数量、开放面积和日常健身人次转变
与2021年主要看场馆座位数对大型场馆进行资金补贴相比,2022年资金补贴更注重从场馆的开放绩效来进行分配。具体来看,2022年“场馆补助资金分配采取因素法,分配因素包括体育场馆数量、体育场馆健身场地开放面积、健身场地年接待人次”。可以看到,资金补贴标准兼顾因素更全面,更注重场馆实际应用效果,并将财政困难程度系数、年度工作情况系数作为调节系数,能在更大程度上让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公共体育场馆获得合理的补贴资金。